Follow Us

時間

01月05至05日
加入到日曆

地點

每年藝術三月,不論你是藝術圈內人還是外行人,也不免對藝術品和藝術活動多看兩眼。Art Basel的會場內,最引人注目的想必是藝聚空間的大型雕塑和裝置藝術品。這些作品在一格格的畫廊群落中間,體積巨型,所佔的空間不少,你實在不宜因為抵不着如鰂人流的擠擁而錯過了。

▲奧地利藝術家Erwin Wurm的作品《一分鐘雕塑》。
▲奧地利藝術家Erwin Wurm的作品《一分鐘雕塑》。

參加藝術博覽會,有時如人生一樣,匆匆走過便如什麼也沒有發生過,從來沒有留下深刻難忘的記憶。奧地利藝術家Erwin Wurm的作品《一分鐘雕塑》,就需要你的配合及參與,藝術品才完成。不管你拿起兩個花瓶、把頭塞進木櫃、袋子中,還是頭向下頂着枱面的三個垂直的網球,大概你也不能忘記自己成為展場展品的一部分,這些經歷不知有否改變多年來你參與藝術博覽會的體驗,增加關於身體、心理及哲學上的記憶與探索。

▲印度藝術家Subodh Gupta的作品《開始・結束》。

當你停下來一分鐘,世界沒有停下,印度藝術家Subodh Gupta的作品《開始・結束》以緩慢移動的食具行列喚起你對印度孟買達瓦拉人的生活關注。全球化迅速發展,許多地方所接觸到的事物、生活方式及文化的同質化愈來愈高,貧富懸旋的現實卻沒有改善,甚至富者愈富,貧者愈貧。迴轉壽司帶上輸送並不是經濟發展成熟的日本聞名於世的壽司,而是印度午餐盒和閃閃發光的鍋子。這些餐盒在壽司帶上拮据而行,永續輪迴,不得轉世,彷彿就如孟買達瓦拉人仍要以手推車運送午餐盒販賣的命運。

▲日本藝術家大卷伸嗣的作品《臨界之氣-時空》。

最多人拿起手機拍攝的藝術品之一,日本藝術家大卷伸嗣的作品《臨界之氣-時空》應屬高位。當你看見輕飄飄的絹布被系統操控而吹起,那就像把你拉進一個慢動作的冥想空間,感受空氣的流動,而你沒有想到的是,周圍的空氣、燈光、濕度,同樣影響絹的流動,絹布的存在本質就如人的存在一樣充滿不確定性。

▲智利出生的藝術家Iván Navarro的作品《Tunning》將大鼓變成塔燈裝置,鼓內LED燈內藏「HIGH」、「TONE」、「TUNE」、「BASS」、「MUTE」、「DEAF」的英文字,以視覺呈現一種無音演奏。
▲台灣藝術家周育正的作品《刷新、犧牲、新衛生、傳染、清新、機器人、空氣、家政、家務幫、香煙、Dyson、現代人》,名字十分冗長,作品有前後兩面,更集表演、雕塑和朗誦的形式,你能從中領略衛生的概念和形式的現代演進嗎?
▲法國藝術家Meyer Riegger的作品《七塊幕布》猶如一個舞台場景,邀請觀眾入內探索所謂作事,或者有什麼事情已經發生了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相關文章:支持世界水資源日 節約用水由浴室開始

觀看更多「得意」家品:DesignIDK